多地支持農民退出宅基地進城購房 退出補償機制待完善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出臺房地產新政,明確要加大購房獎補力度,自愿退出(放棄)農村宅基地進城購房的,給予一定額度的獎補,具體標準由全市各地自行制定。
不只南通市,今年以來,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云南省楚雄州、湖北省鄂州市等地都有支持農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進城購房的政策推出。
鼓勵農民進城購房是近兩年各地房地產支持政策的重要方向,除了從宅基地相關政策入手之外,發(fā)放購房補貼、貸款貼息、購房落戶、可平等享受公共服務等也是各地吸引農民進城購房的重要方式,吉林省吉林市、甘肅省阿克塞縣、山東省德州市、甘肅省酒泉市、河南省駐馬店市等地均有類似政策推出。
圖片來源:IC photo
獎補農民退出宅基地進城購房
今年以來,已有多個市縣支持農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進城購房,主要是以三四線城市或三四線城市下轄縣為主。
獎補是各地支持農民退出宅基地的主要方式。6月20日,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發(fā)布的樓市新政明確,對退出宅基地的農民,一次性給予5萬元購房獎勵。政策面向的對象為納入今年土地增減掛范圍內和縣房屋征收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納入征收范圍內的項目,涉及需要安置宅基地的本縣農村居民,且該獎勵不能與貨幣、房票安置、購房補貼同時享受。
江蘇省南通市6月21日發(fā)布的樓市新政也提到,支持農民自愿退出農村宅基地進城購房,并給予一定額度的獎補,但具體標準尚未明確,由全市各地自行制定。
4月22日,湖北省鄂州市提出,農村居民自愿退出合法宅基地且拆除宅基地及相關建(構)筑物后,在“雙集中”區(qū)域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按退出的宅基地面積給予購房補貼。
5月10日,云南省楚雄州發(fā)布18條樓市新政,其中明確,積極探索農民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和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機制,讓農民有錢進城購房。但具體的細則尚未明確。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fā)與地區(qū)經濟研究所國土經濟室主任黃征學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壓力大,城鎮(zhèn)化發(fā)展?jié)摿σ脖容^大,這些地方把深化宅基地改革和房產新政掛鉤,既有利于住房去庫存,也有利于提高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類政策也屬于刺激需求類政策,通過給予農民進城購房補貼,促進這部分需求釋放,進而提升樓市活躍度及交易量。
支持農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并不是一個新政策。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與此同時,中央一號文件多次強調,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去年8月,農業(yè)農村部在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6088號建議的答復中提到,為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轉、退出、使用、收益、審批、監(jiān)管等制度的方法路徑,2020年9月,全國104個縣(市、區(qū))和3個地級市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機制是試點重要內容之一。
農業(yè)農村部指出,試點地區(qū)結合農民實際需要,探索了永久退出、暫時退出、產權置換、貨幣補償等多種方式,保障退出宅基地農戶的居住權益。對于選擇貨幣補償的,探索通過村集體與農民自主協(xié)商、第三方評估、參照土地征收區(qū)片價格等方法,科學制訂退出補償標準,合理評估宅基地和農房價值,健全宅基地退出補償機制。
下一步,農業(yè)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xù)穩(wěn)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支持試點地區(qū)在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機制方面,重點推動完善宅基地退出補償機制,建立更加科學的宅基地和農房價格評估體系,總結形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實踐成果。
部分未在試點名單之內的縣市也進行了相關探索,比如2022年9月,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出臺的房地產新政中提出,支持農民依法自愿有償流轉宅基地使用權,羅山縣居民在縣城購買合法房產后自愿將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除復墾的,縣財政按不低于復墾面積50元/平方米標準給予獎勵。
關榮雪認為,由于該政策暫處于小范圍推行階段,政策效果有待進一步觀察,后續(xù)可能還會有城市推出相關政策。
鼓勵農民進城購房需更多支持
宅基地是保障農民安居樂業(yè)和農村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也是農村發(fā)展的重要資源。
廣東省城規(guī)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農民而言,宅基地具有兜底功能,是進城農民返鄉(xiāng)的重要保障。各地推行支持農民有償退出宅基地的政策,要堅持自主自愿、信息公開的原則,目前補貼標準等相關細則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支持農民放棄宅基地的政策需要審慎推進。
黃征學表示,國家在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的過程中,要求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推動宅基地的有償退出,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農民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不太高。農民進城不僅要有住房,還要有就業(yè)、基本公共服務等保障。
李宇嘉也談到,推進農民進城,不能將農民購房簡單視為去庫存的一個渠道,而是應該將其與促進農民增收,保障農民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務等相結合。
部分城市在出臺支持農民進城購房的政策中綜合考慮了多種因素。如今年5月楚雄州房地產新政提出,要有序引導和鼓勵農民進城集中安置和購房。除了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之外,楚雄州還提出了多方面舉措,在補貼方面,鼓勵各縣市采取繳納契稅后依法給予補貼、規(guī)費減免、貸款貼息、購房補貼、物業(yè)費補貼等政策,使農民成為長期穩(wěn)定的住房消費群體。
在信貸方面,楚雄州要求各金融機構繼續(xù)用好“農民安家貸”等信貸產品,支持農民進城購房。
在戶籍政策方面,楚雄州明確要積極推進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開城鎮(zhèn)地區(qū)落戶限制,暢通城鎮(zhèn)地區(qū)購房落戶、租房落戶等渠道,進一步為農業(yè)轉移人口購房落戶提供便捷和優(yōu)質的服務。
在公共服務方面,對進城購房的農民,持有房產所在地居住證的,可以平等享受就業(yè)、子女教育、醫(yī)療等公共服務。
圍繞降低農民購房成本和在城市生活,也有城市進行了其他探索。如今年4月湖北省鄂州市出臺的樓市新政中提出,支持進城務工人員以靈活就業(yè)人員身份繳存公積金,一次性繳納6個月的金額后,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買房;再如去年3月,甘肅省酒泉市在激勵房地產業(yè)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措施中提到,對農民自愿有償退出農村宅基地且進城購房的,每年按照有關規(guī)定發(fā)放養(yǎng)老補助。
黃征學認為,增加農民進城買房積極性,既要使進城農民有穩(wěn)定就業(yè)和收入,又要做好城鄉(xiāng)基本公共服務的銜接。此外,還要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城市吸引力。對于購房困難的農民,主要通過保障房解決他們的住房需求。